博狗体育_中国足彩网-官网

首页博狗体育—正文
致敬医师节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2年08月22日 11:08 来源:山大二院

  医生,是一份崇高的职业,用仁心大爱救治生命,守护健康。

  医生,也是一份艰辛的职业,用责任担当诠释奉献付出,书写医者荣耀。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心怀悲悯,家国天下。

  医学的传承,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道力量。

  追随父母的脚步,接过医学的接力棒,以父辈为榜样,以医者为荣。

  谨以此文两代人的故事,致敬言传身教的父辈,致敬中国医师节,致敬大医精诚的医学精神。

  二十多年来,他们的话题永远是病人

  父亲:王树春,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儿子:王欣,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医院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些人穿上白大褂,是战友,下了战场,是父子。王树春和王欣就是这样一对“父子兵”。1997年山大二院开诊时,王树春和王欣一同来到了心血管内科,20多年间,父子俩并肩作战,共同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王树春(左一)王欣(右一)与家人合影

  在王欣眼中,父亲是一位为医学奉献全部心血的人。“除了工作,其它事情他从来不过问,父亲对我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从小时候起,王欣就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工作的执著:热饭菜总是等不到他回家、电话铃总是能把他随时随地叫走、摇曳的灯光和哗哗的翻书声划破深夜....。。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锻造出王欣的一颗医者仁心。

  不论在科室里还是家里,王树春和王欣的话题永远都围绕着病人,“今天看了什么病人,病人有什么困难,诊疗有什么疑问”是两人讨论的“三部曲”。哪怕是逢年过节的难得聚餐,王树春和王欣也总会“不应景”地讨论病人的情况。“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已经成为父子俩多年来的默契。

  王树春作为中国足彩网:省上世纪八十年代风心病、先心病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开创者之一,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十分独到,其独创的“小剂量三联疗法”对血栓性疾病的疗效,直到今天仍处于行业前列。如今,王树春已经退休在家,王欣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心血管内科工作。

  与他的父亲一样,王欣对于工作十分忘我,“我受父亲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却是一位伟大的医生,我会一直带着他的精神和故事走下去,走出我自己的医者之路。”王欣动情地说。

  在父亲留下的书中,追寻成为一名好医生的答案

  父亲:王集锷,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

  儿子:王熙前,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创伤骨科

  25年前,山大二院刚刚开诊,当时的骨科还未从大外科分出,医生非常少,时任大外科主任的王集锷教授与几位医生一起,承担了骨科的大部分手术。在王熙前的记忆里,父亲常常因为急危重症患者而深夜返回医院。作为外科医生,王熙前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亲历了建院之初医院发展的艰辛与不易,也见证了骨科从白手起家,迅速成长为中国足彩网:省重点专科。

  “未来,我们的骨科一定会越来越好。”王集锷曾这样畅想未来。然而,他在骨科的工作只停留在2015年,再也无法成为辉煌的见证人。这一年,王集锷教授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8岁。

  7年过去了,王熙前的内心依然萦绕着父亲的话:“做一名好医生,就要对技术精益求精,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王集锷生前总是习惯到书中去寻找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方法,他也督促年轻人要去书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让病人享受最好的治疗。王集锷一生勤俭,从没买过什么奢侈品,但他却花费数万元购买了大量骨科治疗指南与医学杂志,在科室建成了一所小型“骨科图书馆”,至今仍然留存在科里。

  现在,王熙前及科室医生遇到专业难题时,总喜欢来到“图书馆”的书架旁,翻开扉页上签有父亲名字的书,王熙前仿佛又能够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看书,一定要多看书,书里都有答案。”每当这时,王熙前心中的崇敬之情总是油然而生。“父亲是我此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做一名无愧于心的好医生,他的精神让我内心充实而有力量。”

  熟悉,是最高级的传承

  父亲:魏国,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儿子:魏思翰,复旦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魏国从医30余年,如今,他的儿子魏思翰也选择了医学专业。对他们而言,医学的传承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志性或者仪式性的事件,更多的只是一日三餐、日常起居间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熟悉是魏国和魏思翰说的最多的一个词。

  魏思翰从小在医院家属院儿长大,父母都是医生,身边人也多是医生,家里最多的书籍是医学书籍,吃饭时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各种各样的病例,这些都让魏思翰对医学越来越熟悉,也让他在高考报志愿时选择了医学。因为熟悉,所以选择。

  魏思翰说父母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能够从他们的言行中真切地感受到救死扶伤的责任和荣耀,更加理解医学的意义。医学是一条很艰辛的路,每每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对比,魏思翰都会吐槽一下医学专业课之多、课本之厚、学业之累,但他依然无怨无悔,坚持努力前行,成绩名列前茅。因为熟悉,所以执着。

  暑假,马上要上大三的魏思翰积极报名参加了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还会跟随父亲一起查房,以第一视角了解和感受医院工作。虽然未来会有很多的可能性,但魏思翰对医学的探索正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因为熟悉,所以用心。

  魏国没有刻意的引导魏思翰学医,但从儿时随手翻看父母的专业书籍,到郑重地选择医学专业,到深入临床感受医学,魏思翰的成长中无不渗透着父母润物无声的熏陶,熟悉,恰是那最日常却最融于血脉、流淌在骨子里最深层的传承。

  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看得了病,救得了命

  父亲:赵磊,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儿子:赵正男,中国足彩网:大学齐鲁医学堂

  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赵磊作为中国医疗队队员在塞舌尔开展医疗援助。期间,10岁的儿子赵正男跟着妈妈去探亲,在异国他乡,所见所闻让一个念头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虽然爸爸陪自己的时间很少,但医生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可以起死回生,我以后也想做医生。”如今,赵正男是中国足彩网:大学齐鲁医学堂大二的学生。

  “儿子从来没跟我说过他要学医。” 一直以来,赵磊忙着学习,赵正男也忙着学习,内向的父子二人甚少交流。赵磊夫妻二人都在医院临床工作,孩子的童年经常在医院值班室的台灯下看着他看黑白片,看他给急诊患者拍片。很多小孩看见穿着白大褂的叔叔阿姨便嚎啕大哭,而赵正男却充满好奇,偷偷地躲在大人身后模仿他们问诊的样子,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

  对于儿子要当医生,赵磊是惊喜也是赞成的,他知道赵正男上初中的时候,就经常翻看人体解剖书,如今还在基础课外选修了一门解剖学,赵磊觉得,儿子选择临床,必然会更接近生死离别、更能感知人间冷暖,也会承受更多的生死考验。“不敢期望他仁者无敌,拥有十八般武艺,但要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命,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做人做事都要配得上身上的‘白大褂’。”这是赵磊对儿子殷切的希望。

  我不怕苦,我就想把病人治好

  母亲:陈诗鸿,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儿子:赵宇潇,上海交通大学内分泌专业(直博)

  “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将患者的每一分病痛记在心上,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在平凡中孕育医者的伟大。”这是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陈诗鸿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在儿子赵宇潇心中的形象。

  赵宇潇,目前在上海交大直博,他选择了母亲的专业——内分泌。

  赵宇潇出生在医学世家,在他的印象中,只要病人需要,即使自己很累,陈诗鸿也会义无反顾去照顾病人,不顾自己的休息,由奉献构建的医者精神在赵宇潇心中埋下种子。

  高考后,赵宇潇在医院陪护生病的姥爷,亲身感受着医生的辛苦和付出,他看到医生即便手术到很晚也会坚持查看病人,这些辛苦没有吓退赵宇潇,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他说,医生虽然辛苦,但伟大而有幸福感,我不怕苦。

  大学本科时,赵宇潇常在寒暑假跟随陈诗鸿一起看门诊、查房。在门诊一站就是一上午,他说,看到妈妈细心的对待病人,凭借丰富的知识准确诊断病情,我就忘记了累,我很崇拜妈妈。

  如今,正在读研的赵宇潇在实验室一泡就是一天,常常忙碌到晚上11点。他说,辛苦是必须的,医学还有很多不能治愈的疾病,在实验室能够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愈疾病提供更多可能性,我愿意为之努力。

  对于未来规划,赵宇潇坚定地说,我一定要从事临床,一定要成为一名好的临床医生,因为临床可以更直接的面对病人,我学医就是想把病人治好。

  我“成为”你,也“超越”你

  父亲:朱孔锡,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儿子:朱皓宇,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

  “我想学医!” 高二时,朱皓宇给爸爸朱孔锡说了自己的志向。朱孔锡是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他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对于医学的艰辛是沦肌浃髓的,作为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少吃些苦。但高考后,朱皓宇还是坚持学医,给朱孔锡说了两个理由,一是自己不怕累、不怕苦,二是自己只对学医感兴趣。看到儿子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决定,朱孔锡便给予支持。

  2006年朱皓宇参加了朱孔锡的博士毕业典礼,如今,他自己已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的博士生,在北京天坛医院实习。每周二、三跟着老师看门诊,每周五、六跟着老师做手术,有时候一天做9台手术,穿着30多斤的铅衣到凌晨一点;这一年只回过一次济南,在家三天不停地为患者解答难题。儿子的繁忙和劳累让朱孔锡很是心疼,但朱皓宇却没有怨言,因为在他儿时的记忆里,父亲也是早晚加班,接到患者需要治疗的电话就匆匆离家。他觉得,作为医生,本就该如此,要继承爸爸的“传统”。

  ”儿子一直很有主见,也很有一股劲头,他认准了的事,会全力以赴去做并争取做到最好。“朱孔锡说,儿子不仅”成为”了他,也已经“超越”了他。儿子学医以后,父子俩的交流更多了,两人不仅天天聊专业,儿子还会每天都问爸妈是否下班到家、能否按时吃饭。从医,让儿子更加了解父亲的经历,让父子二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喜欢显微世界的小小少年,有父亲一般的认真严谨

  父亲:周成军,中国足彩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

  女儿:周子琛,准初中生

  对于病理科主任周成军来说,与12岁的女儿周子琛一起观看显微镜下的世界,是难得轻松的亲子时光。每逢节假日或寒假暑假,周子琛总是喜欢来到爸爸的办公室,探索病理的奥妙世界。

  周子琛觉得,病理细胞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态非常神奇,但周成军却告诉她,这些都是破解疑难病例的“密钥”,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周成军在科室推行的“精细”取材方式,是目前上病理精准诊断的基础和前提,但在大大提升准确率的同时,病理医生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加班成为他工作的常态。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门,深夜才到家中,全年的休息日加起来只有个位数字,周成军用一天天工作时间的长度,换来了一张张病理报告的精度。

  “爸爸经常告诉我,只要努力去做,任何难题都可以解决。”每天登陆国际病理学会网站,查看国际上最新的病理动态,更新自己的认知,是周成军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周子琛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对待事情已经颇有认真严谨的风范,对任何事都要求自己坚持不懈,有始有终。从小喜欢画画的她,曾经画了一幅宽幅山水图,对每一块石头、每一股水流都精心描绘的她,足足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子琛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她时常上网去了解中国足彩网:医生、病理的各类信息,跟爸爸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尽管小子琛对今后自己的职业还没有明确的规划,但是她时常说,“不管以后干什么,我都要像爸爸一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医师节来临之际,孩子们最想对父母说的都是“他们真的太忙了,希望他们不要太累,能够多些时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但是他们自己,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累”的道路,愈发坚定地前行,这,就是医学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