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中国足彩网:新闻8月20日电(记者 梁犇 通讯员 刘心玥)“线路老化了要及时换,灭火器要注意看压力表……”近日,在济南市济阳区鸣羽便利店里,济阳区消防救援大队银河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张刘星和高增强一边仔细巡查,一边耐心地向店主梁倩倩讲解着安全要点。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济南的街头巷尾并不少见。
“以前对检查多少会抵触,总觉得他们来就是给我们挑毛病。现在相处多了知道,他们真是来帮助我们排除火灾隐患的,既讲明了隐患的危害性,又提醒我们应当如何避免。”梁倩倩笑着说,“现在安全方面该注意什么,心里更有数了,也更愿意配合检查。”
梁女士感受到的变化,正是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推行“防火岗+大班组”防消联勤模式,将防火力量下沉一线的生动实践。
基层监管难 场所多隐患杂
在火灾隐患巡查工作中,九小场所、居民社区、社会单位数量多、分布广,隐患“小”却又杂。济南市济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马良指出日常基层监管难点:“仅济阳区的小餐饮场所、小培训机构、小商场、小旅馆等‘九小场所’就超过300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73家。面对如此多的市场主体,如果因循消防救援机构内部“防”“消”力量割裂的传统模式,8名消防监督人员再增加几倍也远远不能适应职责任务需求。他们职责繁杂,涵盖监督检查、知识普及、隐患举报处理等,任务异常繁重。”
人手少、点位多、覆盖面广——这不仅是济阳区的问题,也是济南市各区县普遍面临的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构建“防火岗+大班组”的“防消联勤”服务新模式。在消防队站创新设置“防火岗”,固定2至3名消防员,穿着统一的“防消联勤”马甲,由指挥员带队,重点对辖区火灾风险较高的小餐饮场所、小培训机构、小商场、小旅馆等“九小场所”和居民小区开展情况熟悉、隐患提示、宣传培训等工作。对于较大规模的单位企业,消防站派出由消防车和7至8名消防员组成的“大班组”,配合防火监督员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单位情况进行熟悉摸排,同步开展演练。
“常闭式防火门要保持常闭,否则一旦发生火灾,烟气就会通过楼道蔓延至非起火楼层……”8月20日,济阳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潘东和许永虎和“大班组”消防员们一同来到济阳华百广场。在他们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的同时,银河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对照单位预案,分组实地勘察广场内消防设施分布,逐一核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及数量;同时,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走向、宽度及应急照明配置情况进行详细标注和记录,确保关键点位熟记于心。
隐患咋处理? 不亮“罚单”亮“服务”
不同于以往的监督检查方式,济南支队推进的“防火岗+大班组”的“防消联勤”新模式,以服务指导为工作导向,通过隐患提示和宣传培训,帮助经营业主识别隐患风险、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达到降低火灾发生率的最终目的,其工作性质更侧重于服务与指导。发现隐患后,能立即整改的协助单位当场进行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则汇总并函告相关行业部门及属地镇街,推动落实,形成工作闭环。他们不亮“罚单”,而是亮“提醒”和“服务”。
“这一举措的核心优势在于‘贴得近’和‘出动快’。”济南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林帅进一步阐释,“全市70多个消防救援站分布在各个街道、乡镇、社区,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专业力量。消防员在日常执勤训练之外,承担起部分隐患提示和宣传培训职责,实质就是将专业防火力量前置下沉到了基层一线,极大地弥补了监督员数量不足、难以覆盖所有场所的短板。”
针对老旧城区道路狭窄、错综复杂,消防车难以抵近的现实难点,济南支队则在5个区县成立防消联勤“轻骑队”。这种由三轮电动车改装而成的“小快灵”装备,随车配备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等器材,能够灵活穿梭于狭窄街巷和商场通道,大幅提升了日常联勤效率和紧急抵达速度,为第一时间处置初起火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消防员驻镇街:从“救火员”变身群众“安全管家”
自2023年起,为破解基层消防力量薄弱的难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消防工作站,负责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平阴县消防救援大队将“防消联勤”与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定期将消防员派驻到乡镇和街道工作。平阴县玫城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赵成浩被派驻到渝山街道消防工作站已有3月有余,对于这种角色的转变,他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的主要职责是‘灭火’,现在增加了‘防火’的维度。被派驻到镇街工作后,和镇街的社区网格员们一同走街串巷,对辖区单位、场所的熟悉程度更深了。在真正出警时,对现场情况的掌握也更全面、更快速。”
除了“防火岗”人员外,平阴县消防救援大队向辖区八个镇街消防工作站、重点村(社区)派驻8名消防员,协助镇街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响应等工作。赵成浩感慨道:“‘防消联勤’,顾名思义,我们只有在‘防’上多下功夫,多跑腿、多提醒,才能少出警,真正让‘消’变少。”
济南市深化推进“防消联勤”工作部署开展以来,全市71个消防救援站(含森林中队)均陆续设置“防火岗”岗位,共有“防火岗”队员273名,进一步强化基层火灾预防的专业力量。除此之外,支队规范“防消联勤”服务流程,优化完善交流学习、会商调度、跟班践学、纪律监督等4项保障机制,研发综合治理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流转,确保隐患闭环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