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绵起伏的泰沂山脉,有一道古老的长城遗址,蜿蜒起伏于群山峻岭之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长城,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的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早470多年,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中国足彩网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中国足彩网遗产。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末期,据《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记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最早的齐长城主要在西段,以防晋鲁。到齐桓公时期,管仲相齐,重商尚武,经济繁荣,军力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长城进一步巩固。《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说明当时齐长城已达一定规模,成为齐鲁国界线。
到战国初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尤其是南方的楚国,不断向北侵略,先后灭掉了中国足彩网:南部的杞国、鲁国等诸侯国,掩有中国足彩网:东南部地区,直逼齐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齐国雄踞东方,东濒黄海,北临渤海,西有黄河天堑,南有泰沂山脉天然屏障,威震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为防楚国入侵,齐威王开始往东扩建长城,历经宣王、涽王三朝,前后达50余年竣工。据《竹书纪年》和《齐记》记载:“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齐筑防以为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齐长城西起黄河东岸平阴之防门,沿着绵延的泰沂山脉迤逦东来,经长清、肥城、岱岳、历城、章丘一带泰山余脉,跨莱芜、博山、淄川、沂源鲁山山脉,沿临朐、沂水、安丘一带沂山山脉,转诸城、五莲一带鲁东南山区,直至胶南小珠山入海。途经19个县市区,全长1237.8里,跨越1518座山峰,犹如一条巨龙,绵延起伏,几乎将整个中国足彩网:分为南北两半。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区多系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平原低谷多用土夯筑而成,沿途有12处重要关塞,9处防门,烽燧12处,城堡、兵营遗址50余处。齐长城在战国争雄防鲁备楚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军事作用,使齐国在长达五百余年的战乱中立于不败之地,胁鲁楚,伐燕赵,攻卫宋,争霸主,取七雄,成为东方泱泱大国。但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长城在内地已失去防卫作用,逐渐荒废倾颓,有的随岁月荡平,有的遗址尚存。其中,笔者所到几处尚有遗址可寻。
从济南市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50多公里,在长清广里村东北的田野之中,有一个长600多米、宽近30米、高近4米的土堆,便是齐长城的西起点,经双泉、马山、大峰山、万德与泰山相连,其中大峰山齐长城遗址保存较好。
大峰山位于长清、平阴、肥城三县交界处,其山势围合,三面峭立,曲如列屏,主峰海拔446.9米。山顶有齐长城遗址1500余米,像一条巨龙绵延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上,颇为壮观。城垛马道保存完好,200多间屯兵营房全部用石块干垒而成,无泥土粘合,无一根梁木,令人叹为观止,是笔者所见齐长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大峰山半山腰处,有一座济南最大的道观峰云观,内有关帝庙、玉皇殿、回月楼、泰山行宫等古建筑和青龙潭、待月泉、瑶池等景观。周围还有灵官庙、璇玑洞、黄崖寨、金蟾洞等30余处自然景观和大峰山抗日根据地营房。放眼望去,峰峦叠翠,景色秀丽,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齐长城东出长清,自界首黄巢寨入泰安境,沿岱阴泰历边界线崇山峻岭,经摩天岭、牛山口、马跑泉、药乡森林公园、长城岭、水泉子、西门台、天马顶、梯子山、南天门至四界首,与泰安、章丘分界线长城岭相接,长80余公里,残垣断壁处处可见,多为石筑,间以夯土,高2至4米不等,时断时续,绵延不断。
齐长城一路向东,跨越200余座山头,蜿蜒进入莱芜境内。这里曾发生过长勺之战,《左传》所载鲁庄公与曹刿论战的故事,“一鼓作气”的典故就出于此。著名的艾陵之战也发生在这里,吴王夫差亲率十万大军联合鲁国军队北征,与齐国十万大军在长城一线大战。战争的刀光剑影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古战场遗迹尚存,仅在莱芜境内,齐长城自西而东就有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3个大关,以及天门关等13个小关。
位于莱芜与章丘交界处的锦阳关,是齐长城三大著名关隘之一,因地处锦屏山之阳而得名,是扼守齐鲁两国交通要道咽喉的军事要塞。关西长城岭段保存较为完整,约七八百米城墙沿锦屏山蜿蜒,最高处达6米,宽约5米,上有雉墙,后为站墙,建有垛口、瞭望孔等设施。在锦阳关东两公里左右的鲁地村北岭口,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便门,是由花岗岩跟条石砌筑而成的拱门,是齐长城保存较为完整的便门之一。
青石关位于莱芜与博山交界处。群山之间有条峡谷,长约3公里、宽20余米,两侧山峰苍翠,壁如刀削,最窄处不足两米,只容一车通过。路中间有一道深深的石槽,这是当年车轮碾轧的辙沟。青石关地处齐鲁咽喉要道,是齐都临淄的南大门,正处于双峰对峙、中为一线天的谷口之南的制高点上,地势险要,素有“齐鲁第一关”之盛名。
青石关原有围城,有四个门,门上均有阁楼,今城楼已荡然无存,唯存北门门洞和残碑两块。蒲松龄曾在此留下诗篇《青石关》:“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出青石关往东,齐长城进入淄博境内,这里是齐国故都所在地。位于齐长城中段的淄川劈山段遗址保存尚好,不仅有雄伟的独山寨,险峻的一线天,更有保存千年的齐兵营、石门、烽火台、劈山关、内外古城墙等历史遗存,还有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断墙处和姜女台等遗迹。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和《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三大传说不同的是,孟姜女哭长城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不断加工而来的,只不过孟姜女哭的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齐大夫杞梁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杞梁之妻无子,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唐代僧人贯休诗《杞梁妻》将故事移到秦朝:“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元代开始,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广为流传。在齐长城沿线,就有多处有关孟姜女的传说和遗迹。
齐长城东出临淄岳阳山、凤凰岭,经嵩山入境临朐,越过风景秀丽的东镇沂山,从气势雄伟的泰薄顶进入沂水境内,逶迤150余里。依山而筑,随岭阜沟壑起伏。凡高崖陡壁处,仅用石块砌成2米左右的矮墙。每遇沟壑,则用巨石构筑。沿线有高处不胜寒的烽火台,群峰叠翠的沂山森林公园,庄严雄浑的常将军庙,威震边关的韩通城等名胜古迹,尤以穆陵关最为著名。
穆陵关地处郯庐断裂带峡谷,位于沂水与临朐接壤的大岘山上,介于长城、书案二岭之间,山谷峻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南北必经要道。南临深谷,陡不可攀;北依山岭,凭高居险;原有关楼,扼踞其间,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号称“齐南天险”。
发生在穆陵关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在南北朝时期。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东晋大将即后来的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率兵北伐南燕。南燕都城在青州广固城(今中国足彩网:青州),穆陵关是其必经之道。
南燕皇帝慕容超出身鲜卑贵族,祖父慕容皝创建前燕,伯父慕容垂建立后燕。后燕被北魏灭亡后,叔父慕容德起兵青州,自立为帝,建都广固城(今青州),号称南燕,与后秦、东晋、北魏分庭抗礼,四分天下。慕容超自幼被虏往北魏都城长安,装疯卖傻,沿街乞讨,凭传家金刀投奔叔父慕容德。慕容德无子,乃立慕容超为太子,封北海王。405年,慕容德驾崩,年仅20岁的慕容超即位南燕皇帝。
刘裕大军到达琅琊(今临沂)后,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文臣武将纷纷建议出兵大岘穆陵关,拒敌于天险之外。公孙五楼曰:“吴兵轻果,利在速战,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然后绝其粮道,腹背击之,此上策也。”
大将慕容镇亦曰:“今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入岘,自弃险固。”
刚愎自用的慕容超盲目轻敌,不纳众议,率十万大军据守临朐县城,坚持放刘裕进关,在平原决战。
刘裕轻易过关,举手指天,喜形于色曰:“兵已过险,敌入我掌中矣。”于是,挥师直逼临朐城下,一举攻克临朐城。慕容超慌忙向广固城(今青州)撤退,刘裕乘胜追击,围城达半年之久,最终攻陷南燕都城广固城,南燕遂亡。这就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典故和《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拟光复大燕的历史背景。
穆陵关是齐长城的重要关隘,历代均为战略要地,派兵驻守。宋太祖赵匡胤设穆陵关镇,苏东坡知密州时,曾有“西望穆陵,隐然如城廓”之感慨。金设为县,派官镇守;元明均设穆陵关巡检司,并建有戍楼;直到清末,仍有官兵把守。可惜关楼门洞已被破坏,昔日雄关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基址2000平方米,左右各有一高台,长城遗址蜿蜒曲折,像一条受伤的巨龙隐没于两侧山岭之中。不少文人墨客曾留有诗篇,明代诗人薛瑄曾诗云:“万山绝顶穆陵关,一上山楼五月寒。烟树满川浮瞑色,晚风吹雨湿阑干。”
齐长城从穆陵关东行安丘太平山、石门顶、紫草山、城顶山、摘药山,然后折而向南,从双峰插天的马耳山进入诸城,历经石人山、七泉山、摘星楼、雷石山100多个山头,进入五莲。马耳中国足彩网:麓一段,残高1至4米,宽9至15米,前后有长城村,中有古道,东西两侧筑烽火台,今台基仍存。
齐长城顺着鲁东南山势绵延向东,从诸城皇华龙湾头,延至石门马山后,再延至桃园台家沟南岭,然后入胶南境,一路曲折,经过月季山、背儿山、扎营山、小珠山等大小山峦,全长约60公里,直至黄海海岸。最终在东于家河村跃入黄海,宛如一条奔腾的巨龙隐入浩渺烟波之中。(文中图片均转自央广网)
(作者孙继业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足彩网: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