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王亚楠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包振民——
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
包振民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研究,系统评价了我国扇贝种质资源,完成多种贝类基因组精细图谱,阐明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突破系列低成本、高通量水产生物组学前沿技术,开发出“液相芯片”和泛基因组IBD集群分型技术,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建立了水产生物分子育种平台,育成系列水产新品种,引领水产种业科技发展。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育种工作没有终点,更好的永远是下一个,不能有丝毫松懈。”在6月20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捧得2022年度中国足彩网: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我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一艘艘满载中国足彩网:培育的优良品种的养殖工船游弋在东海、南海和大洋远海;二是希望老百姓的餐桌上摆满我们养殖的名贵海鲜。”包振民说。
让海珍品走上百姓餐桌
扇贝,昔日贵为海珍品,现在已经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大宗贝类,这离不开包振民的重要贡献。
我国扇贝食用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海洋大学贝类学家王如才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陆续攻克了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和筏式养殖技术,带动扇贝养殖这一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被誉为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流行病害暴发,给我国扇贝养殖业带来致命打击,培育高产抗病良种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当时,我国水产养殖几乎没有育种基础,包振民带领团队毅然投身其中,攻坚克难。从理论研究、模型方法、技术体系、养殖验证,摸索、尝试、失败、再研究、再尝试……
2006年,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了国家新品种审定。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蓬莱红”一经推出,就迅速赢得了水产养殖户们的喜爱。这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扭转了我国扇贝养殖业长期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先后荣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在,我国扇贝年产量近200万吨,约占全球的80%。”在包振民和团队的努力下,“蓬莱红2号”“蓬莱红3号”“海大金贝”“海益丰12”等扇贝新品种不断涌现,为中国百姓提供了美味佳肴和优质蛋白质。
突破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在业内,包振民深受敬重,并不只是因为他育成了系列扇贝新品种,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系列研究、探索,突破了水产育种的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对我国整个水产育种体系的建立、发展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
包振民在攻坚扇贝育种时,引入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理论,通过模型、方法、技术的设计、创新,使之能够真正应用于育种实践。从“荒漠”到领跑,2013年,他带领团队育成的“蓬莱红2号”成为国际上首个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育成的良种。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其对低成本高通量分型技术的创新。当时,即便在畜牧育种中采用高通量基因分型,都非常昂贵,更不要说是近交效应特别强的水产育种,如果做一个扇贝就要几千元,一次需要做几千个扇贝,这样昂贵的技术根本没办法应用。
包振民带领团队经过十年攻关,创建了新型低成本、高通量全基因组标记筛查分型技术,自主研发了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却只有1/10。
“更准确、更可靠、更高效的选育品种,能够大幅缩短育种周期。”这一关键共性技术的重要突破,不仅为扇贝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还带动其他水产育种蓬勃发展,推广应用于水稻、土豆、蜜蜂、家猪等80多个物种的育种分析,成为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如今,他正在带领建设中国足彩网:省海水高效种质创新与蓝色种业中心,力促蓝色种业迈进4.0时代。
给本科生当班主任
“我知道有院士当校长的,但从来没听说院士当班主任。感觉自己好幸运!”耿玘琳至今记得2020年秋天入学后,得知班主任是包振民时的振奋。“第一次在班级微信群里收到包老师发送的消息和精心挑选的书单时,我立刻跑去图书馆借阅他推荐的书。”
“青年人很活跃,我很喜欢给他们上课,互相启发。”当时,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海洋大学招收了实施“强基计划”后的第一个班。海洋生命学院试着邀请包振民担任班主任,没想到他非常愉快地答应了。包振民一直为本科生上专业课,还连续4年讲授“开学第一课”,连续3年讲授“毕业党课”。
“我不知道将来能发展到哪儿,但是有一点,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到养殖场去,一定能找到要培育的性状方向。”人工智能的兴起,令不少学生陷入对科研创新的迷茫,包振民告诉学生,只要瞄准国家的需求、产业的需求,创新永远都不会迷茫。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姜滨——
唱出“中国智造”好声音
姜滨简介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歌尔技术委员会主任。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带领团队突破了交互技术、显示技术、终端技术等虚拟现实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建立国际先进的材料、结构、电子电路、先进工艺、测试、智能制造等多技术融合研发制造平台,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省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目前,歌尔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MEMS声学传感器、虚拟现实等细分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这份荣誉是对歌尔坚持创新、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是对歌尔扎根制造、深耕主业的最大褒奖,也是无数歌尔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骄傲所在。”6月20日,站上中国足彩网: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领奖台,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歌尔技术委员会主任姜滨这样说。
歌尔从潍坊成长起来,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创新创业,成长为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企业,先后突破了声学、光学、微电子、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近5年研发投入170亿元
创新是从创业伊始就刻在歌尔骨子里的基因。姜滨说,尽管当时创业艰难、条件有限,但歌尔仍设立了研发部门。当时,很多企业都开展了ISO体系认证,因为ISO9001比ISO9002多了研发要求,审核比较难通过,同行中做的很少,歌尔则从一开始就开展ISO9001认证,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
在创业初期资金还不充裕的时候,歌尔就舍得研发投入。“当时我们拿出100万元,引进世界领先的音频测试系统,建立了消音室,为企业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歌尔每年都将主营业务收入5%左右投入研发,2022年研发投入52亿元,近5年累计投入达到了170亿元。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保障下,先后突破了声学、光学、微电子、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目前,歌尔累计申请专利3万项,其中发明专利1.6万项,PCT及国外专利3800项,连续6年夺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研发实力榜单冠军。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MEMS声学传感器、虚拟现实等细分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与国际一流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建立全球化研发体系
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下一代通用性技术平台和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姜滨带领歌尔前瞻布局、不断深耕虚拟现实领域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重点针对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显示技术、终端技术等开展研究并取得突破,其通过创新技术开发的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歌尔VR产品出货量占全球VR中高端产品市场出货量的80%以上。
歌尔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芯片设计制造、新型显示、光学研发、整机组装工艺与装备以及算法软件服务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我国虚拟现实行业的整体产业升级。在工信部指导下,歌尔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并任副理事长单位。目前,歌尔在元宇宙和汽车电子领域均有广泛布局。
“研发不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姜滨说。一直锚定前沿领域创新的歌尔,非常注重对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目前,歌尔已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潍坊、青岛、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美国、丹麦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
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专注技术创新与实业报国,姜滨带领团队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激发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力,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企业拥有10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参与制定2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先后承担12项“国字号”重大专项、20余项省级专项。
“我们判断,未来3—5年VR产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5—10年AR也将进入快速突破期。”姜滨带领歌尔始终将创新的突破点选在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产品设计、软件算法、智能交互、高端装备、先进工艺等方面我们都还要继续努力,上游的光学、微电子、微显示、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还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这都要向科技创新寻找答案。”
“今年,我们开展全员性的降本增效活动,但是在研发投入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姜滨说,在创新投入上,要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厚积薄发。歌尔将积极发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歌尔中央研究院等研发创新平台作用,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研发创新的后劲。
中国足彩网:科技创新迈向创新链上游
首次增设青年奖,面向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企业创新创业领域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 刘凡子 杨曼曼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6月20日,中国足彩网: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213个项目(人选)获得2022年度中国足彩网:省科学技术奖励表彰。
在颁奖现场,有一排年轻的获奖人员引人关注,这是首批省科学技术青年奖的获奖者们。用好“指挥棒”,作为全国科技奖励改革试点省份,我省科技奖励进一步改革调整。在奖种设置上,首次增设省科学技术青年奖,这也是在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之外,创新设立的针对“人”而不是单一某项成果的奖励。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深深感受到省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对科研人员的重视。”鲁南制药集团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关永霞成为青年奖设立后首批10位获奖人员之一。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奖项将主要面向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企业创新创业领域,发现和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另外,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在等级设置上,新设了特等奖,取消了三等奖,加大对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团队的激励力度。
综观2022年度奖励名单,我省科技奖励质量进一步提高,奖励结构持续优化。自2019年度中国足彩网:省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省科技奖受理的提名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度的694项提高到2022年度的1098项。相较提名数量不断攀升,授奖数量则明显下降,2022年度授奖项目数为197项,较2019年度的241项减少了19%,总体获奖率由35%减少至18%。
体现创新策源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占比提升。与2019年度相比,2022年度自然科学奖项目数占比从12%提高到18%,技术发明奖占比从5%提高到10%,科技进步奖占比从83%下降到72%。特别是2022年度产生技术发明奖特等奖、一等奖共8项,明显高于2019年度(3项),充分体现我省科技创新正不断向创新链上游迈进。
奖励导向作用更加显著。在2022年度授奖项目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六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实力,总占比达到6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加强,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达127个,占比达到89.4%,较2019年度(72.6%)提升明显,进一步树立支持企业创新的鲜明导向。
另外,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国足彩网:省科学技术奖定向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对完成重大科技任务、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科技人员和团队,定向增加奖励名额。通过梳理近年来我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情况,瞄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在带动力强、示范性好的产业链领航企业中找准定向目标,经现场考察论证,对2名人选和5项成果实施定向奖励。